关于《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3—2015)修改单
(一)标准修订的背景和必要性? 2015年《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3—2015)(以下简称“GB 31573—2015”)实施以来,大幅削减了污染物排放,有效防范了环境风险,促进了行业生产工艺和污染防治技术进步,推动了行业绿色发展。 标准实施中,硅酸钠行业反映,其生产工艺采用高温熔窑,类似于玻璃生产,热力型氮氧化物产生水平较高,初始浓度达到2000-3000mg/m3,远高于其他无机化工行业,GB 31573—2015未能很好的反映硅酸钠工业氮氧化物排放特征。 GB 31573—2015中定义的无机化学工业是以天然资源、工业副产物为原料生产无机化学品的工业。但在标准实施过程中发现,目前很多企业为进一步提高无机化学品的附加值,采用工业品等其他原料生产无机化学品,现有定义未完全涵盖。 为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的要求,提高企业治污积极性,生态环境部对GB 31573—2015进行了修改。 (二)与原标准相比,修改单主要做了哪些方面的修改? 一是修改了无机化学工业定义,补充了硅酸钠工业的相关术语和定义。将无机化学工业定义,调整为“生产无机酸、碱、盐、氧化物、氢氧化物、过氧化物及单质化工产品的工业”,不再强调以天然资源、工业副产物为原料,避免在实际执行中产生是否属于无机化学工业范畴的歧义。同时,增加了硅酸钠工业和纯氧助燃两个术语与定义,以增强硅酸钠排放控制要求的可实施性。 二是修改了硅酸钠工业的氮氧化物排放限值。通过调研和分析,结合硅酸钠工业氮氧化物实际产生水平、脱硝技术、排放水平、国内外相关排放标准,将硅酸钠工业氮氧化物一般排放限值由200mg/m3调整至400mg/m3,特别排放限值由100mg/m3调整至300mg/m3,更好的反映了我国硅酸钠工业氮氧化物的排放控制水平。 三是增加了硅酸钠纯氧助燃的基准排气量。纯氧助燃工艺可从源头显著降低氮氧化物的产生量,氮氧化物控制效果与末端高效脱硝技术相当。但纯氧助燃后烟气含氧量较高,采用基准含氧量8%的浓度折算方法,不能反映其控制效果。为此,借鉴《平板玻璃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6453—2011)纯氧助燃工艺烟气浓度折算方法,按基准排气量进行折算。 四是补充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相关要求。近几年,我部发布实施了多项固定源大气污染物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其中很多适用于GB 31573—2015。为此,增加了“现行国家污染物监测方法标准以及本修改单实施后发布的国家污染物监测方法标准,如适用性满足要求,同样适用于本标准相应污染物的测定”的规定。 |
相关文章
- 环保部就《地表水自动监测技术规范(试行)》有关问题答记者问2018-02-22
- 环境经济政策的作用及发展现状2018-02-26
- 《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水处理(试行)》(HJ 978-2018):环保司解读发布2018-11-20
- 关于《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2—2012)修改单2020-12-31
- 关于《轧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5—2012)修改单2020-12-31
- 《“十四五”国家地表水监测及评价方案(试行)》答记者问2020-12-31
-
碳排放与碳中和行业发展研究报告(2023年),涵盖:碳排放与碳中和政策环境分析、行业运行分析及前景预测、重点方向、市场价格分析、重点布局及细分市场发展潜力洞察等。[详细]

- [咨询报告] 碳排放与碳中和行业发展研究报告(2023年)
- [监测报告] 全球碱渣治理与资源化利用行业研究报告
- [咨询报告] 水处理膜行业发展研究报告(2022-2025)
- [监测报告] 磷渣微粉行业发展研究报告(2022-2025年)
- [政策法规] 三部门关于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工信部联原〔2022〕153号)原文下载
- [咨询报告] 水务运营行业企业竞争力对标分析报告(2022战略研究)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