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环保研究网PC版PC版 全球环保研究网手机版手机版
免费服务热线:400-6556-258

全球环保研究网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答记者问

时间:2015-08-03 09:35来源:工信部 作者:信息发布 点击:
《行动计划》的实施背景?编制《行动计划》是如何考虑的?《行动计划》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行动计划》包含哪些主要任务?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7)》(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为进一步了解《行动计划》的有关情况,近日,记者采访了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
  
  一、请简要介绍《行动计划》的实施背景?
  
  答: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是我国重化工业集中的重点区域,也是产生工业固体废物和再生资源高度集中的区域。2014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产生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含废石)23.7亿吨,其中北京0.5亿吨,天津0.2亿吨,河北15.7亿吨,山西2.7亿吨,内蒙古2.8亿吨,山东1.8亿吨;主要再生资源(包括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轮胎、废橡胶、废纸、废弃电子电器、报废汽车等)产生量4410万吨,其中北京550万吨,天津360万吨,河北1080万吨,山西580万吨,内蒙古240万吨,山东1600万吨。大量工业固体废物堆存,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给区域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十二五”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初具规模,年产值超过千亿元。建设了承德等一批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地,在天津、河北、山东等地形成了废金属、废塑料、废电子电器等回收利用集聚区,培育了北京金隅等一批综合利用龙头企业。但是产业发展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产业规模小,从事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企业多以中小型为主,产品附加值低,无法获得明显的规模效益,缺乏市场竞争力;二是产业发展存在技术瓶颈,缺乏大规模、高附加值利用且具有带动效应的重大技术和装备;三是产业分散,综合利用企业与上游企业主营业务关联度低,在区域上尚未形成高效有机产业链,区域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四是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品市场、政策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协调。
  
  今年4月25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并将其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协同发展的目标、方向、思路和重点,是指导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动工业绿色发展,我们深入分析全国及京津冀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和形势,认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作为全国工业固废和再生资源较为集中的地区,有条件通过区域协同在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我们决定启动《行动计划》。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为推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北京工业企业逐步转移,京、津建材市场为周边地区利用工业固体废物生产建材提供了广阔空间。周边地区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为北京产生的大量再生资源提供了利用途径。实施《行动计划》,发挥地区间优势和潜力,构建区域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发展体系,有利于减缓京津冀严重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有利于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建立区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新模式,实现区域产业转型增长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二、请问编制《行动计划》是如何考虑的?
  
  去年以来,我们组织六省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以及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北京科技大学等单位启动研究编制《行动计划》,历经思路研究、确定框架、专题研究、文稿起草、规划衔接、专家研讨等阶段。编制过程中,为准确把握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发展特点,合理提出有关内容,实地调研了50多家企业,征求了六省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以及部内多个司局意见和建议。最终形成的《行动计划》凝聚了各方共识,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行动计划》拟订过程中,主要突出了5个方面考虑:一是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中面临的技术、产品、市场、政策等方面突出问题。二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进入新常态,面临着产能过剩、资源环境压力增大、传统竞争优势减弱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亟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在此背景下,积极发展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可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宏观引导作用,依托各地区资源、区位优势,统筹规划各区域功能定位,合理分工,建立优势互补的产业布局。四是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链,推动建设支撑区域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平台。五是强化试点示范,开展先行先试,建设一批重大示范工程和项目,在体制机制方面力求有所突破。
  
  《行动计划》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国制造2025》精神,加强与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十二五”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规划、重要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推广及装备产业化)实施方案、2015年循环经济推进计划等规划衔接的同时,注重了与六省市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协调。同时,《行动计划》突出了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围绕所提出的主要目标,将主要任务细化到示范基地和园区、重点建设项目、产业转移项目、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落实到相关政策中。
  
  三、请简要介绍《行动计划》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针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区域协同发展和绿色转型的要求,提出了《行动计划》的总体思路。
  
  总体思路是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为主线,以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和再生资源利用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以基地、园区和重点企业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以机制政策创新为保障,完善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区域功能定位,充分发挥京津市场优势与河北资源优势,建立区域间协调发展新模式,推进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规模化、高值化、集约化发展,充分发挥资源综合利用对保障资源安全和防治环境污染的重要作用,全面提升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绿色发展水平。
  
  ——坚持政策引导。深化区域间联动工作机制,发挥政府的宏观引导作用,充分依托资源、区位优势,统筹规划各区域功能定位,合理分工,建立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
  
  ——坚持市场主体作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突出各地区资源、技术、人才、资金、市场及产业发展优势,构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推动形成对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带动作用的产业集群。
  
  ——坚持创新驱动。以打造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链为着力点,加快建设支撑区域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平台,加强先进适用技术工艺装备开发和推广,解决制约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瓶颈,提高高端产品比例和产业竞争力。
  
  ——坚持重点推进。充分考虑各地区、各行业资源禀赋、综合利用水平、产品市场特点,以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示范基地、国家和省级循环经济园区、龙头企业为牵引,重点推进尾矿、粉煤灰、冶炼渣、再生资源等区域协同利用。
  
  考虑到《2015年工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行动计划》设定了三年的实施期限,提出了到2017年具体的量化指标:即建设10个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协同发展示范基地,15个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发展示范园区,50个能够支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发展格局的重点示范项目,培育30家龙头企业,建设一批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平台,形成跨区域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发展新模式,建成全国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创新发展的先行示范区。实现年消纳工业固体废物4亿吨,加工利用再生资源2000万吨,总产值达到2200亿元,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00万吨,减少细颗粒物排放2000吨,减少化学需氧量7000吨,节水7000万立方米,减排氨氮及其他水体污染物3000吨,减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植被破坏和土地占用5万亩。
推荐文章
广告条C2
搜索 搜索 咨询 咨询 注册 注册
搜索 搜索 咨询 咨询 注册 注册 定制 定制 顶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