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的通知(环办环评函〔2020〕688号)
环办环评函〔2020〕688号 关于印发《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 为进一步规范环境影响评价重大变动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按照《关于印发环评管理中部分行业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的通知》(环办〔2015〕52号)、《关于生态环境领域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环规财〔2018〕86号)要求,我部制定了《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 2020年12月13日 (此件社会公开) 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 (试行) 适用于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其中我部已发布行业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的,按行业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执行。 性质: 1.建设项目开发、使用功能发生变化的。 规模: 2.生产、处置或储存能力增大30%及以上的。 3.生产、处置或储存能力增大,导致废水第一类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的。 4.位于环境质量不达标区的建设项目生产、处置或储存能力增大,导致相应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的(细颗粒物不达标区,相应污染物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臭氧不达标区,相应污染物为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其他大气、水污染物因子不达标区,相应污染物为超标污染因子);位于达标区的建设项目生产、处置或储存能力增大,导致污染物排放量增加10%及以上的。 地点: 5.重新选址;在原厂址附近调整(包括总平面布置变化)导致环境防护距离范围变化且新增敏感点的。 生产工艺: 6.新增产品品种或生产工艺(含主要生产装置、设备及配套设施)、主要原辅材料、燃料变化,导致以下情形之一: (1)新增排放污染物种类的(毒性、挥发性降低的除外); (2)位于环境质量不达标区的建设项目相应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的; (3)废水第一类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的; (4)其他污染物排放量增加10%及以上的。 7.物料运输、装卸、贮存方式变化,导致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量增加10%及以上的。 环境保护措施: 8.废气、废水污染防治措施变化,导致第6条中所列情形之一(废气无组织排放改为有组织排放、污染防治措施强化或改进的除外)或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量增加10%及以上的。 9.新增废水直接排放口;废水由间接排放改为直接排放;废水直接排放口位置变化,导致不利环境影响加重的。 10.新增废气主要排放口(废气无组织排放改为有组织排放的除外);主要排放口排气筒高度降低10%及以上的。 11.噪声、土壤或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变化,导致不利环境影响加重的。 12.固体废物利用处置方式由委托外单位利用处置改为自行利用处置的(自行利用处置设施单独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除外);固体废物自行处置方式变化,导致不利环境影响加重的。 13.事故废水暂存能力或拦截设施变化,导致环境风险防范能力弱化或降低的。 抄送: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
相关文章
- 《经济、技术政策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技术指南(试行)》2020-11-18
- 《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20年版)》(征求意见稿)2020-11-25
- 《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答记者问2020-12-31
- 专家解读六项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新标准2021-01-04
- 关于加强生态保护监管工作的意见(环生态〔2020〕73号)2021-01-06
- 《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0年)》发改办环资〔2020〕990号2021-01-11
-
GEP Research:工业废水处理行业发展研究报告(2021版)[详细]
-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及2035年远景目标
-
关于清理规范城镇供水供电供气供暖行业收费 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办函〔2020〕129号)
-
关于印发《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的通知(环办环评函〔2020〕688号)
-
全球及中国水处理膜市场前景分析报告(2020)
-
全球及中国厨余垃圾处理市场调研报告(2020)
-
环卫车行业发展及对标分析报告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生态影响类)内容、格式及编制技术指南
-
《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纳入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
-
GEP Research:工业废水处理行业发展研究报告(2021版)
-
《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0年)》发改办环资〔2020〕99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