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环保研究网PC版PC版 全球环保研究网手机版手机版
免费服务热线:400-6556-258

全球环保研究网

我国环保产业园区建设模式研究

时间:2016-05-17 09:36来源:中国环保产业 作者:信息发布 点击:
近年来,随着我国环境治理力度的逐渐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渐显现,而环保产业园区是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我国目前环保产业园区建设现状,将其分为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和研究机构主导型三种,并结合对各类园区特点的分析,提出我国环保产业园区的发展建议。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环境治理力度的逐渐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渐显现,环保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得到了逐年提升。2013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提出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速在15%以上的要求。2015年,《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的发布,为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根据国务院的要求,我国各级地方政府近年来也制定了包括资金支持和人才引进等各项措施在内的一系列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行业利好政策,以吸引更多的资本和投资进入环保产业领域。
    环保产业园区的功能主要是环保设备制造与环保产品生产,是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加快和提升了环保产业园区的发展水平,从我国环保产业园区近年来的发展看,环保产业发达的地区,其环保产业园区的建设情况也较其他地区要快;另一方面,环保产业园区的发展又为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而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则为环保产业和环保产业园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环保产业和环保产业园区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包含、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为补充的关系。
我国主要环保产业园区
    截至2015年末,经环境保护部和有关部委批准创建的国家级环保产业基地共有3家,国家级环保科技产业园共有9家。同时,还有一定数量的环保产业园和环保产业集聚区相继发展起来(见表1)。
    从布局特点来看,我国的环保产业园区目前已形成了“一横两纵”的总体分布特征,即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核心区域聚集发展的“沿海发展带”,以中部地区陕西、重庆、贵州为代表的“中部发展带”和东起上海沿长江至中部地区的“沿江发展带”。
    从各区域环保产业分布来看,长三角地区是环保产业最早发展的区域,经济发达、环保产业基础最为良好,是我国环保产业最为聚集的地区,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宜兴、常州、苏州、南京、上海等城市为核心的环保产业集群。环渤海地区在人力资源、技术开发转化方面优势明显。北京、天津分别为我国北方环保技术开发转化中心和国家北方环保科技产业基地;山东、辽宁工业基础雄厚,资源综合利用、环保装备和技术方面优势开始逐渐显现出来。珠三角地区是我国改革开发最前沿地区,对外开放程度高,有利于我国环保产业开拓国际市场。
    此外,随着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武汉、西安、重庆、贵阳等城市也纷纷打造自身的环保产业园区,形成了本地区的环保产业发展模式。
表1 我国主要环保产业园区建设情况表
我国主要环保产业园区建设情况表
我国主要环保产业园区建设情况表
环保产业园区建设模式研究
    我国环保产业园及集聚区的建设模式基本分三种:政府主导、企业主导和科研机构主导(见表2)。目前,我国大部分环保产业园和集聚区属于以政府为主导型园区,包括苏州、常州、南海、西安、大连、济南、哈尔滨、沈阳、重庆、武汉、宜兴、天津和北京等地园区。
    以企业主导的园区有青岛国际环保产业园和贵州节能环保产业园。青岛国际环保产业园是由以清华大学下属公司等五家企业联合出资建设的中外合资项目,是我国第一家以“国际化”为定位的国家级环保产业园区,也是第一家由企业主导、高校参与、以循环经济为开发理念的环保产业园区。园区建设方向为以我国与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环保产业合作为主体平台,并与这些国家在信息服务、产业合作、技术交流等各方面进行合作,建设“国际化”的环保产业园区。贵州节能环保产业园则是以中节能公司为主导建设,产业发展方面以节能环保装备制造、资源综合利用和洁净产品制造为主导产业,同步配套发展相关环保服务产业。
    盐城环保产业园则属于以科研机构主导的园区。其主要依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科院过程所、清华大学、德国GEA、日本上岛等国内外顶尖院所,以及国电集团、中节能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
我国环保产业园区发展建议
    我国环保产业园区的建设目前有政府主导、企业主导、科研机构主导三种建设模式,三种模式各有优势,需要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在园区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注重以下方面。
    明确政府部门职能定位
    不论环保产业园是政府、企业,还是科研机构主导建设,政府部门都是环保产业园建设的重要主体,是园区建设规划实施的统一领导者、管理者和协调者,在园区建设的保障体系中处于引导地位。在环保产业园的建设中,政府应在落实国家和地方已有产业政策、技术改造管理政策的基础上,对投资环保产业园区建设的投资者,在基础设施建设与使用、土地使用、税费征收以及项目审批等方面给予适当的优惠和政策倾斜。
    倡导环保全产业链建设
    引导园区企业运用全产业链分析方法,针对从市场信息获取、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工程与产品设计、产品生产输出、设施运营与管理各个环节的市场需求,提出符合当代世界产业经济特色和我国国家政策的,覆盖从前端市场需求分析到末端运营管理服务全产业链的,具有产业化和商业化前景的发展方向。形成具有创新性、高效性、互动性的环保产业技术创新链的布局优化战略。
    推进环保产业技术创新
    建立政产学研战略联盟,落实园区企业与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全面合作,推进和落实政产学研合作工作。提供优惠政策鼓励研究机构进驻园区,并形成集聚效应。同时,通过研究机构与企业之间的联盟合作,有重点地对环保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进行突破性研发,进一步完善环保先进技术的推广转化机制,加大环保产品创新力度,巩固和扩大各园区特色产品优势,形成错位竞争,并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鼓励企业开展国际交流
    面对当前我国及世界经济当前形势,在努力经营国内市场的前提下,我国的环保产业园区应关注国际产业发展形势、开展国际交流、获取市场信息、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同时,了解国际环保产业发展最新动向,努力参与到最新技术的研发和行业标准的制定中去。点击查看全球环保研究网首页 点击进入研究报告栏目
推荐文章
广告条C2
搜索 搜索 咨询 咨询 注册 注册
搜索 搜索 咨询 咨询 注册 注册 定制 定制 顶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