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环保研究网PC版PC版 全球环保研究网手机版手机版
免费服务热线:400-6556-258

全球环保研究网

环保类政企合作项目应突出环保指标

时间:2017-11-23 13:50来源:www.gepresearch.com 作者:环境报 点击:
【摘要】随着近年来环保类PPP项目广受资本青睐,不少问题也显现出来,比如,环保类PPP项目用工程替代环保运营之风盛行。实际上,社会投资方做环保类PPP项目,应规避这一风险,注重突出环保指标,否则投资再大也不一定能获得收益。

       在国资委办公厅近日下发的《关于加强中央企业PPP业务财务风险管控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中,要求建筑类央企累计对PPP项目投资不超过集团净资产的40%,其他央企比例不超过20%。这对于已形成投资额10万亿元以上的PPP项目库是一种风险警示。

       随着近年来环保类PPP项目广受资本青睐,不少问题也显现出来,比如,环保类PPP项目用工程替代环保运营之风盛行。实际上,社会投资方做环保类PPP项目,应规避这一风险,注重突出环保指标,否则投资再大也不一定能获得收益。

       环保类PPP项目风险在验收,环保指标专业程度高,追责压力大

       在业内人士来看,环保类PPP项目风险在验收。现实中拿到环保类PPP项目最多的是八大建筑公司,这些公司擅长的是建筑,而不是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因此,建筑企业大举进入环保项目,面临的验收要求已不是其熟悉的工程指标。

       环保类PPP项目验收标准包括各项环保指标,特别是环境质量达标。比如,治水项目中有河长验收要求,实现不了水质达标要终身追责;治气项目普遍为:到2020年,以2015年为基数,未达标城市PM2.5的浓度要平均下降18%,特别是京津冀地区的“2+26”城市中,PM2.5的达标浓度年年有追责。

       在强大的追责压力下,环保类PPP项目的验收不可能蒙混过关,不过验收关,项目的参与方就得不到政府方面的支付,很可能赔钱。

       环保类PPP项目是各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正确的环保专业咨询能为项目健康发展提供支持。环保项目正在从治污工程转向生态恢复,考核指标地带性特征更为突出。例如在对长江的保护中,水源地保护面临的问题不是一般工程问题,而最多的是长江水氮磷含量过高带来湖库等闭合水域水体富营养化的潜在威胁。这就要求按湖库达标应实行河流氮磷污染物总量控制,执行河湖30天水力停留时间的分界标准,确定水质基准动态。

       对于这样专业性很强的环保问题,即使是国家级咨询单位也不一定具备能力。以引江济巢工程咨询为例,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就以河湖标准不同为理由,放弃了对长江高氮磷含量的约束,支持长江水直接进入巢湖。随后,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均明确给予风险控制建议,并要求在遇风险时保留长江水不入巢湖的通道。

       环保类PPP项目应注重达标服务,避免只强调工程效益,忽视环保目标

       环境工程是实现环保目标的重要手段,但单纯强调工程效益,忽视环保目标的做法不宜提倡。因为环保类PPP项目政府购买的是服务,特别是达标服务,单纯的工程项目很难实现流域或区域环境质量达标这一系统工程。

       以污水处理类PPP项目为例,不少项目只谈治污工程总造价,如修多少万吨污水处理设施、多少公里污水管网,却不计工程总效益,以及所在水域水质改善程度、废水处理回用量等。

       以黑臭水体治理PPP项目为例,一些项目以治理内源污染为理由,不确定底泥对水质恶化的贡献率就大动干戈清除底泥,盲目行动很可能导致挖出的底泥难以处置等情况产生,并破坏生态系统。

       以海绵城市示范为例,如果不能从流域水循环的层次确保雨水合理利用,而是盲目新建一个区域、大拆大建等,将违背海绵城市理念的初衷。目前更普遍的现象是,为获得更多运行费,盲目提高排放标准,把排放口管理与环境质量指标割裂开来。

       因此,以工程替代环保、盲目上工程等做法,往往会造成有些区域和流域呈现治理不足、另一些流域或区域出现过度等情况。

       缺少环境合理性论证是以工程代替运营的原因之一,应做好顶层设计,并推动投资与技术相结合

       在环保类PPP大潮到来之前,我国的环境治理项目都有环保规划做指引,且主要由国家投资作支撑。近几年,环保类PPP引发环保投资大潮,投资总额远远高于过去国家环保规划的投资额。在这种难以预见到的新形势下,缺少环保规划的总体设计,缺少规划环评和战略环评的环境合理性论证,是以工程代替环保运营之风盛行的原因之一。

       党的十九大后,规划环评和战略环评的主线都强调落实“三线一单”(即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贯彻资源环境承载力倒逼供给侧改革机制,从各类工程项目包括生态环境项目的生态红线不占位,质量底线不降级,资源能源利用上线不突破入手,优化项目布局和资源能源利用方式。

       环保规划则把新发展观、新生态观相融合,强调GDP增长同时生态质量大改善,强制性地落实三大红线和调控措施,把控制单元达标方案、环境资源承载能力预警、主体功能区规划、负面清单、多规合一等多项任务融为一体,实现各部门形成合力,共同为绿色、低碳、循环出力。

       以上两个方面的新动向为环保类PPP规避风险创造了条件,以治理黑臭水体为例,污水处理背景的企业突出污水处理和管网收集,景观背景的企业突出生态恢复和人文景观,建筑背景的企业突出河道整治和清淤冲淤,如何形成合力共同确保水体达标恢复生态功能?

       首先,需要有环境规划,优化组织污染源的调控措施,合理分配工程项目的技术经济投入。其次,是规划环评、战略环评,从回顾性评价、现状评价、预测评价、治污措施、环境合理性结论等5个方面提出落实三大红线的要求,以及解决环境累积性影响的技术建议。这就为形成合力进行了顶层设计,也为实现达标验收创造了条件。

       需要注意的是,环保类PPP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是投资与技术相结合。同时,有技术的中小环保企业需要与投资结合。因为大型央企、国企在短时间内跨界,技术储备、系统集成、装备制造、项目实施经验上必然存在短板,而中小环保企业往往在细分领域具备独有的核心技术,需要通过大国企实现技术集成,形成绿色生产力。

       中小环保企业的技术“绝招”和大型央企、国企的资金、品牌,两者具有强烈的互补需求,期待这种互补需求能形成多个不同类别的环保技术经营公司,成为环保类PPP的主力。

推荐文章
广告条C2
搜索 搜索 咨询 咨询 注册 注册
搜索 搜索 咨询 咨询 注册 注册 定制 定制 顶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