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环保研究网PC版PC版 全球环保研究网手机版手机版
免费服务热线:400-6556-258

全球环保研究网

环保投资大收益低 未来五年10万亿投入九成靠民资

时间:2015-08-04 13:35来源:每经 作者:岳琦 点击:
随着“大气十条”、“水十条”相继出台,“土十条”也呼之欲出,围绕环保的三大行动计划将带来数万亿投资需求。但主营污水生意的环保企业生存状况并不乐观,虽有宏观层面的激励,但如“税收政策反复”、“治理标准一刀切”等政策环境,让原本微利的水务环保企业们叫苦不迭。
随着“大气十条”、“水十条”相继出台,“土十条”也呼之欲出,围绕环保的三大行动计划将带来数万亿投资需求。但主营污水生意的环保企业生存状况并不乐观,虽有宏观层面的激励,但如“税收政策反复”、“治理标准一刀切”等政策环境,让原本微利的水务环保企业们叫苦不迭。
 
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中,水务环保企业将作何打算?在PPP模式的推广下,环保企业如何把握这一商业模式?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国内水务环保领域的国资、民营企业及境外水务巨头为样本,深度对话公司高管与金融体系监管层,试图解析“污水生意经”的现实与困惑。
 
在绿色生意爆发之时,最令环保企业苦恼的莫过于资金问题。方兴未艾的绿色环保产业,似乎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却很骨感。在巴安水务总经理王贤看来,“不是骨感,而是非常骨感”,融资难、融资贵的资金问题,是最让环保企业们头疼的。
 
在“2015中国环保产业高峰论坛”上,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大型龙头企业,融资问题都是最受关注的“槽点”。一方面,环保项目投资巨大而收益率相对较低,资本往往不太愿意投资;另一方面,部分污染型项目回报率太高,又吸引了太多资金进入。“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绿色金融体系来激励民间资金投入到绿色行业。”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表示,中国未来5年所需的绿色投资每年至少两万亿元,其中政府预算只有10%~15%。
 
每年需投2万亿九成靠民资
 
亚洲开发银行和清华大学在2013年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空气污染每年造成经济损失(基于支付意愿)估算高达GDP的3.8%。“我们估计,中国未来需要每年2万亿元以上的绿色投资,这将占到GDP的3%。”7月19日,在成都举办的2015中国环保产业高峰论坛上,马骏表示,目前政府部门年度预算只能拿出3000亿元左右投入到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绿色领域,只能占10%到15%,其余85%到90%需要民间出资。
 
面对如此巨大的投资金额和产业发展机遇,环保企业亦陷入尴尬之中。在BOT、PPP等模式下企业的资金压力颇大,融资成本高、渠道少成为环保企业共同的难题。
 
作为龙头企业,桑德环境董事长文一波也直言,中国目前解决污染问题的项目,资金来源主要靠银行贷款,拿到钱不容易,成本也非常高。而其他诸如债券、票据等金融手段在环保产业的应用中还较少。
 
尽管桑德环境在业内颇为知名,且已经实现A股和H股上市,但文一波在探讨环保企业融资时表示,“我们现在项目融资不方便,普通环保企业做融资,可能更不方便。”而同样为创业板牛股之一的万邦达副总裁张友谊也表示,“我们更多是通过定增的手段融资,手段还比较单一。”“对现在任何一个环保项目,我们实际上都是用金融的手段、思想来做很多探讨。”张友谊分析称,但行业内直接融资的比例比较低,目前不到20%。此外,多元化的绿色金融体系有待进一步加强,绿色债券、保险等很多方面都仍有空间。
 
绿色金融亟待建立
 
马骏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产业结构是污染性的,过多的资金投入到了污染性的重工业、污染性的能源、污染性的交通运输,未来要让更多的资金进入清洁的、绿色产业。“我们污染性投资过度,绿色投资短缺的原因,就是缺乏鼓励绿色投资的激励机制。”在马骏看来,绿色项目的融资成本可以降下来,从而提高回报率,使得民间资本愿意进来。马骏曾代表绿色金融工作小组发布了国内首份《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报告,提出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框架性设想和14条具体建议。
 
事实上,国际上绿色金融早已初具规模。美国的绿色基金从2007年到2010年增长了一倍多,提供了大量绿色产业的融资。国际上目前也已有标准普尔全球清洁能源指数、纳斯达克美国清洁指数、FTSE日本绿色35指数等股指绿色指数。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上半年,国内环保领域完成的收购交易共48笔,总交易额超140亿元人民币。多家环保上市公司设立产业并购基金,基金规模均在10亿元以上。而马骏也建议,绿色投资不仅要靠债权融资,很多需要股权融资,而政府也要以某种方式参与绿色产业基金。
 
【借混改入股重庆水务 苏伊士环境抢滩大环保产业】
 
全球第二大水务公司法国苏伊士环境集团(下称苏伊士环境)进入中国水务市场已近40年。“在未来中国环保行业,我们新成立的德润环境集团将进入前几名。”苏伊士环境中国区执行副总裁孙明华在“2015中国环保产业高峰论坛”上表示。
 
事实上,6月初重庆水务已宣布控股股东将变更为中外合资的重庆德润环境有限公司,但德润环境集团的成立因涉及诸多上市公司,其最新进展和业务方向等仍颇为神秘。
 
7月20日,孙明华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德润集团将作为一个环境产业平台,目前还在推进。主要业务方向将以水务和固废为主,而水务方面主要通过重庆水务来做。德润集团旗下的固废业务平台重庆三峰也在筹备上市。
 
外资巨头借混改抢滩
 
今年5月底到6月初,上市公司重庆水务股价多日涨停,股票一度停牌。复牌后,控股股东重庆市水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务资产)与苏伊士环境的大手笔合作浮出水面。
 
水务资产将以持有的重庆水务36.60%股份、苏渝实业将以持有的13.44%股份及部分现金,共同对德润环境进行增资。如果增资完成,德润环境将以50.04%的股比,成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重庆水务控股权转至中外合资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名下。
 
随着PPP项目兴起,外资的参与热情高涨,苏伊士环境显然在下一盘更大的棋。2015年初,苏伊士环境刚刚宣布将旗下40余个品牌合并为同一个品牌“苏伊士环境”。在合并品牌的大趋势下,苏伊士环境和重庆国资推进了德润环境的诞生。
 
2014年5月,水务资产就与苏伊士环境、新创建基建管理有限公司、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和青岛新天地投资有限公司签署《关于合资设立德润环境集团之框架协议》,拟共同组建一家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经营大环境产业。
 
今年6月,该项合作计划终于露出端倪。孙明华在上述论坛上表示,“上个月我们跟李克强总理去了法国,和水务资产签了一个实际的合同,以PPP这种模式整合,共同成立一个大的环境集团。”
 
据人民网报道,6月30日,水务资产和苏渝实业在巴黎签署协议,根据协议,水务资产将以持有上市公司重庆水务36.6%的股权和从事垃圾焚烧发电的重庆三峰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全部股权注资德润环境;苏渝实业将以其持有重庆水务13.44%的股权和一定金额现金注资。
 
孙明华对记者表示,对于德润环境集团的项目还在推进,仍在最后谈的阶段,可能还有几个月时间。“德润环境已经成立了,只是我们要注资,这有一个过程。”
 
新平台或有2家上市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德润环境合作中最初公布的合作方国开金融和新天地投资最终并未能入主。而从目前的资产结构来看,重庆国资在德润环境中的股权比例仍较高。孙明华表示,合资事宜涉及面较广,经过多轮磋商才初步确定,未来苏伊士环境方面亦考虑增加持股比例。
 
在德润环境成立的消息公布后,对于重庆水务上市公司平台的猜测不断。有观点认为,未来包括水处理、土壤修复、危废物处置等在内的大环境治理产业发展空间巨大,通过德润环境的介入,双方业务上有望建立合作,重庆水务未来也可能逐步向大环境产业延伸。
 
对于德润环境平台建立之后的上市公司发展,孙明华对记者表示,重庆水务还是主要专注水务业务。“我们现在找了一家专业的公司在做商业模式,包括怎么收购、组织架构、运营关系等都在做,还不确定。”
 
在水务保持传统优势的同时,苏伊士环境也正加大对固废业务的关注。在德润环境集团的注入资产中,重庆三峰在国内垃圾焚烧发电领域市场占有率颇高,目前其在国内以BOT模式投资了19个垃圾发电项目。孙明华表示,重庆三峰代表了未来的一个业务方向,公司对这块业务很看好,但重庆三峰不可能和重庆水务放在一个上市平台,重庆三峰也已经在筹备上市。重庆三峰方面此前亦曾对媒体表示,上市工作已经在进行,计划在2016年登陆资本市场。
推荐文章
广告条C2
搜索 搜索 咨询 咨询 注册 注册
搜索 搜索 咨询 咨询 注册 注册 定制 定制 顶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