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环保研究网PC版PC版 全球环保研究网手机版手机版
免费服务热线:400-6556-258

全球环保研究网

危废处置行业竞争加剧(2)

时间:2017-11-30 14:44来源:www.gepresearch.com 作者:环境报 点击:
【摘要】集团化运作、全国性布局是行业发展的未来趋势,可以从集团内部的处置设施进行联动示范,以缓解当前处理设施相对过剩、处置率低下的局面。

       处置设施能力发挥不充分

       项目投产周期长导致环评不能适应当下需求,跨省转移路被堵死,亟待政策创新

       业内人士指出,相比危废资源化利用处置项目来说,危废无害化处置项目落地难、周期长,环评资质能力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导致处置设施利用率低。

       “项目从规划、选址、立项、环评到建设投产,4年应该算非常快的。由此这带来的一个现实问题是,由于危险废物种类和产量千变万化,多年前所做的环评可能已不适应现在的发展需求,需要重新做环评。”此外,他还表示,区域资源配制不平衡、废物跨省转移不顺畅等,也加剧了处置设施能力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每一个处置设施都不可能把当地所有的危险废物全部包揽,因为有的产生量很小,单独建一个设施没有经济性。因此,通过以物换物的形式可以最大化地发挥各处置设施的处理能力。”不过,他指出,这条路径目前还行不通,因为危险废物的跨省转移很难实现。

       “沿海地区占据全国一半以上的危废处置产能,但要想把危废从内陆运到沿海,还不太可行。”他坦言,管理上的创新不足,已不能适应当前行业发展的需求。集团化运作、全国性布局是行业发展的未来趋势,建议可以从集团内部的处置设施进行联动示范,以缓解当前处理设施相对过剩、处置率低下的局面。

       应多渠道创新促进技术升级

       末端处理一锅粥,资源化利用企业盈利差,对原有工艺提出更高要求

       谢亨华认为,目前危废行业在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重视末端处理处置,对前端处置技术研究不足;另一方面是,危废资源化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不高,导致资源化利用企业盈利能力差。

       针对第一个问题,他表示,当前对危废分类技术研究甚少,分类不细致,末端处理一锅粥,导致处理难度及成本加大,运输、储存及处置风险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没有万能的装置,每一个装置的适应性都是有限的,那么只有前端的分类做好了,后端处理处置才能更好。”

       对于第二个问题,谢亨华认为,随着近年来从事资源化利用处置的企业越来越多,竞争也趋向白热化,产废企业议价空间也越来越小。与此同时,下游市场对产品质量也更加挑剔,安全环保的要求日趋严格,这些都迫使企业需要加大对技术的投入升级。

       此外,一些外来的“搅局者”也势必会对现有行业生态带来颠覆。据统计,2016年,在全国持证单位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中,水泥窑协同处置成为后起之秀,共处置43万吨,占处置总量的12.3%。

       “水泥窑协同处置处理量大、成本低,给现有的危废焚烧和填埋带来了市场冲击。要通过对危废焚烧物料配伍、烟气处理技术升级来应对。”谢亨华认为,商业模式创新也将促使行业加快技术升级。

       他表示,除了水泥窑协同,有色冶炼设施协同处置使低品位有色金属废物实现资源化,对我们原有的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线路板行业蚀刻废液在线回收及处置也打破了传统的商业模式和壁垒。“未来,环保产业一定是与生物技术、新材料、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大数据智慧管理平台持续地创新融合。”点击查看全球环保研究网首页

推荐文章
广告条C2
搜索 搜索 咨询 咨询 注册 注册
搜索 搜索 咨询 咨询 注册 注册 定制 定制 顶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