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环保研究网PC版PC版 全球环保研究网手机版手机版
免费服务热线:400-6556-258

全球环保研究网

上海垃圾综合治理指标:27000吨/日处理能力 100%无害化处理 原生垃圾零填埋

时间:2017-02-09 15:02来源:www.gepresearch.com 作者:上海绿化市容 点击:
【摘要】上海垃圾综合治理核心指标:可推行垃圾分类的区域全覆盖;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率达38%;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达27000吨/日;湿垃圾处理能力达7100吨/日;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18000吨/日;基本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推进建筑垃圾消纳场所及资源化设施建设;推进市区两级静脉产业园区建设。

核心指标

可推行垃圾分类的区域全覆盖。

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率达38%。

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达27000吨/日。

湿垃圾处理能力达7100吨/日。

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18000吨/日。

基本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

推进建筑垃圾消纳场所及资源化设施建设。

推进市区两级静脉产业园区建设。

上海垃圾综合治理的实践和探索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我们结合实际,自2016年5月,经过为期3个月的密集调研、公开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建议,同时集聚了政府各主管部门的意见,制定了上海加强垃圾综合治理的实施方案。

       一、上海垃圾管理现状概述

       上海市垃圾管理主要涉及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2015年,上海生活垃圾清运量790万吨,经分流分类后进入末端处置的生活垃圾量为600万吨;建筑垃圾申报处置量达到1亿吨。

       (一)生活垃圾全程分类的管理构架初步形成,分类减量实效亟待提升

       “十二五”期间,上海生活垃圾按照“大分流、小分类”的基本路径,初步建立了餐厨垃圾、餐厨废弃油脂、集贸市场垃圾、大件垃圾、绿化垃圾等分流系统,推进了居民日常生活垃圾按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湿垃圾、干垃圾“四分法”分类模式,实现了400万户居民垃圾分类和100万户居民绿色账户的服务覆盖。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但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居民参与率低,居住区物业驳运环节混装混运现象矛盾突出,分流分类后的各类垃圾末端处理结构不平衡,湿垃圾特别是餐厨垃圾处理能力严重不足,可回收物因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萎缩,难以适应城市循环经济发展需求。

       (二)建筑垃圾收运处全程管理体系尚未建立,分类处理能力严重不足

       上海建筑垃圾按工程渣土、工程泥浆、工程垃圾、拆房垃圾和装修垃圾实施分类管理的原则已经明确。工程渣土管理制度相对完整,工程垃圾资源化利用体系基本成型。但建筑垃圾全程管理机制尚不健全,源头减量难以落实;转运体系非常脆弱,转运码头持续减少,运输过程中环境污染和交通事故时有发生;消纳及资源化利用能力严重不足,尤其是拆房垃圾和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亟待建立。

       (三)垃圾管理原有模式面临精细化管理和市场失灵的双重考验,亟待理顺体制机制,实现体系重构

       上海生活垃圾传统粗放式收运处体系(投放一个桶,收运一部车,处置一个坑)已不能适应分类减量管理的要求,建筑垃圾依赖市场自发平衡的消纳模式也难以为继。垃圾管理正在从行业管理向社会管理转变,相应的体制机制亟待调整。

推荐文章
广告条C2
搜索 搜索 咨询 咨询 注册 注册
搜索 搜索 咨询 咨询 注册 注册 定制 定制 顶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