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环保研究网PC版PC版 全球环保研究网手机版手机版
免费服务热线:400-6556-258

全球环保研究网

太阳能利用“十三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全文】(4)

时间:2016-06-23 13:29来源:搜狐 作者:信息发布 点击:
【摘要】下文为来源于国家能源局太阳能利用“十三五”征求意见稿扫描件,《节选》了太阳能光伏内容,且由于内容较多时间仓促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谅解。如有疑问,请以国家能源局公布的版本为准。

  三、开发布局和重点工程

  开发布局:

  全面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在具备场址,资源、就近接入、就地消纳等建设条件的地区推动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全面开放建设,形成多元化的分布式光伏利用市场。在全国范围重点发展以大型工此园区,经济开发区、公共设施、居民住宅等为主要依托的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充分利用具备条件的农业设施、闲置场地等扩大利用规模,逐步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工程。探索移动平台光伏发电系统、移动光伏供电基站等新型商业利用模式。

  到2020年,累计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规模7000万千瓦:

  重点在京津冀区域、长江经济带沿岸和珠三角经济区等省区新增建设单个规模不低于10万千瓦的国家级分布式光伏示范园区50个;

  鼓励各省建设单个规模不低于5万千瓦的省级分布式光伏示范园区200个;

  在农村经济较为发达的上海、浙江、江苏和广东等地区推广建设光伏新村100个;

  在符合条件的贫困地区加快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力争覆盖特困户家庭、扶贫规模达到500万千瓦;

  在中东部地区进一步探索推广建筑光伏一体化、移动光伏供电系统等新型发电技术市场,累积规模达到200万千瓦。

  有序开展光伏电站建设:重点在资源条件好的西部地区,具备大规模接入和本地消纳能力的地区,结合外送逋道规划,有序建设光伏电站基地,确保光伏电力消纳。在中东部地区,结合土地综合利用,采煤沉陷区治理等,适度建设光伏电站项目。到2020年、光伏电站累计规模达到800万千瓦。

  重点工程

  重点经济带、重点生态保护区髙比例光伏应用

  重点在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大气污染防治任务重的地区,以及青海、西藏、海南等全国重点生态保护区及一带一路等重点地区加大光伏发电建设力度,提髙应用规模,优化区域能源和电力结构,三大经济带和重点生态保护区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占新增电源装机的30%以上,逐步实现区域内已有化石能源的替代和高比例光伏应用。到2020年,基本完成具备开发条件的己有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大型公共设施等规模化屋顶的幵发利用,将光伏发电纳入新建广房的建筑标准,新增建筑面积光伏一体化比例达到20%以上。重点依托现代农业、沿海渔业养殖、荒山荒坡开发规模化光伏电站,作为区域电网的重点新增电源,着力推广居民建筑光伏,以城镇光伏小区、光伏新村为示范,带动千家万户建设光伏发电系统。

  光伏发电综合利用基地

  重点在山东、安徽、江苏、渐江、广东等东部沿海省份及现代农业发述的地区.依托渔业养殖、农业设施等建设渔光互补和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集中区,并在大面积水域较多的地区,探索低成本、技术成熟的水光互补建设技术,规划水光互补集中区。

  重点打造大型光伏发电基地

  在太阳能资源相对较好,具备大规模接入和本地消纳条件的地区,结合土地利用规划和光伏制造产业发展,重点打造以本地消纳为主的百万千瓦级大型光伏发电基地8个,规划总规模2155万千瓦,2020年建成1590万千瓦。促进光伏发电规模化建设,有效降低成本,形成分布全国的重要清洁电力供应基地。同时,依托基地开展规模化光伏发电建设、运行管理和智能化控制的研究,积累经验。

  在南方地区:主要结合四川、云南大型水电基地等规划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 在西部地区,重点在内蒙古、陕西、青海、新建、河北等地结合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土地沙化治理,奥运廊道建设等,开展以本地消纳为主的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规划建设工作。

  适度增加外送型光伏发电建设规模

  在宁夏、甘肃、新疆、内蒙古、山西等已有7条特高压输电通道规划的区域,围绕通道送端逐步建设一批光试电站,提高己有外送容量中光伏发电的规模和比例,单个基地外送规模达到100万千瓦以上,总规模达到1220万千瓦。

  在青海、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太阳能资源条件好、可开发规模大的地区,各规划建设1个以外送清洁能源为主的大型光伏发电基地,可结合大阳能热发电调节性能配置光热项目,并配套建设特髙压外送通道,单个基地规划外送规模达到200万千瓦以上。

  光伏发电典型目标示范基地

  结合采煤沉陷区土地、水面等不同形式综合治理,在建设条件较稳定和明确、电网接入和消纳条件较好的大同等地区,建设先进技术示范基地;

  结合国家电力体制改箪和市场化改革新和市场化创新机制要求,在内蒙古,济宁、阳泉、江苏、山西南部三省交界区域等建设电价竞争机制先进技术示范基地;

  结合国家扶贫工作要求,在山西中南部等贫困较集中地区建设大型光伏扶贫电站示范基地;

  结合国家对特殊民族地区及其他典型目标试验示范要求,在十三五期间全面实施“光伏领跑者”计划,积累在各类典型示范基地内技术、体制机制,综合应用等方面创新发展经验,通过市场机制扩大先逬技术指标产品的市场份额,不新提高先进设备在新增规模中的比例,促进光伏发电多元化发展、先进技术产品应用、成本下降和产业升级。

  “十三五”期间:重点建设山西太同(300万千瓦)、山西阳泉(220万千瓦)、山东济宁(100万千瓦)、内蒙包头(200万千瓦)采煤沉陷区光伏发电综合治理工程,积极推进安徽两淮、辽宁、山西、内蒙古等采空区和备采区光伏发电综合治理工程开发建设,规划总规模1540万千瓦,2020年建成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

  新能源微电网工程

  “十三五,探索建立高比例波动性新能源电力的发输(配)储用一体化的局域电力系统,探索电力能源服务的新型运营模式和新业态,推动更加具有活力的电力市场化创新发展,形成完善的新能源微网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

  髙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工程

  结合新能源示范诚市、绿色能源县建设、选择部分可再生能源资源条件好,能通转型需求强的县域(或域镇)通过太阳能的规模化幵发和风电、地热能集中供热等分布式能源体系,实现城市能源绿色转变。到2020年,建成10个100%可再生能源示范县;在分布式发电比例较髙,经济承受能力强、工业企业集中的园区或经济开发区,通过区域能源站、生物质锅炉、垃圾热电联产、地源热泵供暖等多种可再生能源的优化组合,实现园区电力和热力需求就地生产和消费,到2020年,建成30个100%可再生能源示范园区。

  百万千瓦级太阳能热发电基地

  按照“全局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逐步推进太阳能发电产业进程,在2016-2017年的示范阶段,重点在太阳能直射辐射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协调土地、水资源和电网接入条件,单独或结合大型能源基地建设;开发建设一批5万千瓦及以上太阳能热发电示范工程。带动国产技术和设备产业化。通过示范项目经验总结,到2018-2020年逐步实现太阳能热发电规模化发展。重点建设青海、甘肃、内蒙、新疆4个百万千瓦级太阳能热发电示范基地,围绕主要技术路线及与其他能源结合方式,开展10万千瓦级规模化示范建设,积累建设运行经验,推进产业链建设,促进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太阳能热发电在能源发展中的定位。

  光伏扶贫工程

  “十三五”期间,在太阳能年利用小时数1000以上的国家级贫困县中全面开展光伏扶贫工程,覆盖已建档立卡的无劳动能力约300万贫困户,为贫困户带来每户每年至少3000元的现金收入。规划“十三五”时期光伏扶贫工程每年建设规模约300万千瓦,占全国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的20%,站全国光伏电池产量的10%。

推荐文章
广告条C2
搜索 搜索 咨询 咨询 注册 注册
搜索 搜索 咨询 咨询 注册 注册 定制 定制 顶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