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环保研究网PC版PC版 全球环保研究网手机版手机版
免费服务热线:400-6556-258

全球环保研究网

动力电池离“智造”有多远?(3)

时间:2018-08-15 18:06来源:www.gepresearch.com 作者:再生资源 点击:
【摘要】新能源已成为绿色环保的重头戏,与智能制造的结合是阻挡不住的大趋势,而作为新能源汽车“力量之源”的动力电池能否与智能制造融合成为智能动力电池?动力电池与智能制造在哪些方面能够“牵手”?这些疑问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在技术层面实现动力电池智能化,最重要的是安全智能系统:1)热管理系统,采用液体冷却技术,电池温度精确控制在(±1℃),防止温度过高导致的腐蚀、自燃、爆炸,防止温度过低导致的不可逆损伤;2)自动灭火系统,利用灭火剂遇热迅速气化吸收大量的热量达到快速降温的作用。还可以建设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物流系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保证质量、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增强企业竞争力;建立可筛选锂电材料的人工智能数据库,通过预测模型和计算机算法,目前已筛选12000种含锂化合物,最终找到21种可作为固体电极的理想材料。

       总体上,国内动力电池智能制造还处于初级阶段,低端制造一直是国产动力电池脱不掉的帽子,突出的问题是锂电设备的兼容性导致数据无法共享,动力电池规格标准不统一限制了智能化制造的发展,动力电池设计和制造工艺不成熟难以实现在线自动化测试和生产,这些因素都制约了智能动力电池的发展。从数据来看,国家首批109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智能化改造后生产效率平均提高30%以上,最高达到2倍以上;运营成本平均降低20%以上,最高降低60%,动力电池与智能制造的融合是发展的必然。

       李书福讲过一句非常深刻的话,值得全行业借鉴和思考:竞争并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汽车生产没有什么魔法,所有事情都要回归到最本质的东西上来。在“两化融合”的趋势下,国内确实存在一些专家和论坛机构大肆炒作西方概念,风险投资推波助澜,更有一些产业和舆论部门无休止地宣扬,这些不正当言论及行为只能导致智能制造避实就虚,未来“智造”成为空谈。

推荐文章
广告条C2
搜索 搜索 咨询 咨询 注册 注册
搜索 搜索 咨询 咨询 注册 注册 定制 定制 顶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