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环保研究网PC版PC版 全球环保研究网手机版手机版
免费服务热线:400-6556-258

全球环保研究网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浙江省实施方案》(4)

时间:2018-04-03 15:35来源:http://www.gepresearch.com/ 作者:浙江省环保厅 点击:
【摘要】日前,浙江省印发《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浙江省实施方案》。全文如下:

五、全面推进环境污染治理,建设宜居城乡环境

(一)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

实施城市空气质量达标计划。扎实推进治气“6+1”专项行动,制定实施设区城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保持)规划,推进设区城市空气质量限期达标,巩固已达标城市空气质量,推动未达标城市加快实现达标。完善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按照环境功能区划、污染物减排重点行业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替代比例要求,落实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削减替代工作,促进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推进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建设和非禁燃区分散燃煤锅(窑)炉淘汰、改造工作。2017年非禁燃区基本淘汰10蒸吨/小时以下分散燃煤锅(窑)炉。开展重点工业行业废气清洁排放改造,按国家规定时限完成35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高效脱硫脱硝除尘改造、钢铁行业烧结机脱硫改造、水泥行业脱硝改造、平板玻璃天然气燃料替代及脱硝改造。推进燃煤发电和热电机组烟气超低排放改造,2017年底,单台装机3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其他机组除已列入关停计划和已启动高效化改造的外,力争基本实现烟气超低排放。大力推进重点区域、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综合整治,新增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实行区域内现役源倍量削减替代。(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电力公司、省公安厅参与)

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完善监测预警应急。积极推进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加强省级有关部门与长三角区域省、直辖市以及其他相邻省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共享区域大气环境信息,积极参与、配合长三角区域建立协调统一的防治标准和监管机制,加大酸雨防治力度。加强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提高重污染天气预测预报能力。完善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健全区域、省、市联动一体的应急响应体系。加强应急联动合作,建立重污染天气预警和应急响应信息的通报机制,以及商请相关省、直辖市采取应急响应措施的协商机制。统一城市空气质量监测运行管理方式,实现区域空气质量监测信息互通和共享。(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牵头,省应急办、省发展改革委、省质监局、省气象局、省经信委、省公安厅、省建设厅参与)

控制细颗粒物污染。严格落实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新(改、扩)建项目实施主要污染物倍量削减。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统筹协调外购电和省内电源,推进天然气燃料等清洁能源替代,提高天然气利用水平,加快园区集中供热,到2020年,全省实现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外电入浙”比例稳定在30%左右,热负荷100蒸吨/小时以上的工业园区实现集中供热,完成天然气管网省级干线环网建设。有序推进城市主城区内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冶炼、水泥、平板玻璃等大气重污染企业的环保搬迁改造或关停。实施清洁柴油机行动,全面推进移动源排放控制,统一新车和转入车辆排放标准。自2018年1月1日起,我省行政区域内制造、进口、销售、注册登记和省外转入的轻型柴油车,须符合国Ⅴ标准要求。加强对新生产、销售机动车和工程机械、农用机械、港作机械等非道路移动机械的环保达标监管。严格执行船舶排放控制区排放标准,禁止使用不符合国家和我省相关标准规定的燃油。开展靠港船舶使用岸电推广应用工作,到2020年,主要港口90%的港作船舶、公务船舶靠泊使用岸电,50%的集装箱、客滚和邮轮专业化码头具备向船舶供应岸电的能力。开展港口废油回收工作,实施原油成品油码头油气回收试点示范项目。以石化、化工、涂装、印刷包装等行业为重点,大力推进重点区域、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综合整治。(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海港委、浙江海事局牵头,省经信委、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农业厅、省工商局、省质监局、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宁波检验检疫局、浙江能源监管办、省能源集团、中石化浙江分公司、中石油浙江销售分公司参与)

(二)推进重点区域土壤污染防治。

加强土壤重金属污染源头控制。提高铅酸蓄电池等行业落后产能淘汰标准,逐步退出落后产能。到2020年,铜冶炼、铅锌冶炼、铅酸蓄电池制造等主要涉工业重金属行业重金属排放强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建议。加强有色金属冶炼、制革、铅酸蓄电池、电镀等行业重金属污染治理,推动电镀、制革等园区化发展,逐步将涉重金属行业的重金属排放纳入排污许可证管理。实施重要粮食生产区域周边的工矿企业重金属排放总量控制,达不到环保要求的,实施升级改造,或依法关闭、搬迁。加强长兴县、鹿城区、玉环县等重金属污染重点防控区域治理,2017年底前,重点区域制定并组织实施“十三五”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省经信委牵头,省农业厅等参与)

推进农用土壤环境保护与安全利用。根据国家部署要求,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到2018年底,以耕地为主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落实国家有关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要求,2020年底前划定全省优先保护、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等3类耕地范围。优先保护类耕地纳入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实行严格保护。国家产粮(油)大县要制定实施土壤环境保护方案,有效降低农产品受污染风险。根据环境质量类别制订实施全省受污染耕地利用和管制方案,分类实施受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用途管控和治理修复。到2020年,完成国家下达的轻中度污染耕地安全利用、轻中度污染耕地治理修复和重度污染耕地用途管控任务。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试点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试点,力争在全省形成一批易推广、成本低、效果好的土壤污染防治技术模式,在此基础上有序开展受污染耕地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责任单位: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农业厅牵头,省财政厅、省卫生计生委、省林业厅等参与)

严控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环境风险。完成化工、印染、制革、电镀、造纸、铅蓄电池制造、有色金属矿采选、有色金属冶炼等8个重点行业中关停、搬迁和淘汰企业原址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确定污染地块环境风险等级,形成动态更新的全省污染地块名录,出台污染地块开发管理办法。建立调查评估制度,从2017年起,对拟收回的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化工、焦化、电镀、制革等行业企业用地,以及上述企业用地拟改变用途为居住、商业和学校等公共设施用地的,开展土壤环境状况调查评估。依据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结果,率先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开发利用的负面清单,合理确定土地用途。土地开发利用必须符合规划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要求,达不到质量要求的污染地块,要实施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暂不开发利用或现阶段不具备治理修复条件的污染地块,由地方政府组织划定管控区域,采取监管措施。实施典型污染地块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开展污染地块绿色可持续修复示范,严格防止二次污染。(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牵头,省国土资源厅、省建设厅等参与)

建立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抓好台州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以电子拆解集中区域的多氯联苯、二噁英、镉、铅等污染治理为重点,采取整治拆解作坊、污染物清理等措施,积极探索土壤污染源头预防、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监管能力建设等综合防治模式与技术,加快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做法。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进行治理技术、制度政策等方面的试点示范,推广土壤污染综合防治模式和经验。(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牵头)

(三)加强农村农业环境整治。

加快建设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继续实施全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继续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到2020年,90%以上村庄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并建立垃圾处理设施的长效运行机制。实施农村污水处理工程,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机制,确保稳定运行。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标准化运维管理,到2020年,50%以上的日处理能力30吨/日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实现标准化运维管理。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处置,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体系全覆盖。到2020年,全省50%的村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责任单位:省农办、省建设厅牵头)

开展农村河渠塘坝综合整治。以中小流域综合治理为载体,以流域(区域)为单元,扎实开展县乡河道综合治理,打造“一滩一品、一潭一韵、一堰一景”的江南特色诗画河流。2017年底前,筛查一批环境问题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河渠塘坝,制定综合整治方案,启动整治工作。到2020年,完成县乡河道综合治理5000公里。(责任单位:省水利厅、省环保厅牵头)

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区和有机食品认证示范区建设,加快发展循环农业,推行农业清洁生产。加快建立秸秆资源化利用和禁止露天焚烧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省、市、县、乡镇秸秆综合利用逐级监督落实机制和分级考核体系,到2020年力争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以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带动农村污水垃圾综合治理,培育发展农村环境治理市场主体。推动建立农村有机废弃物收集、转化、利用三级网络体系,探索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运营机制。以农业“两区”和主导产业为重点,组织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到2019年,实现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化肥利用率达到40%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3%以上。到2020年,农药废弃包装物实现基本回收和处置,废弃农膜回收处理率达到95%。落实《浙江省畜禽养殖废弃物高水平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浙政办发〔2017) 108号),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禁限养区,积极推进八大生态养殖技术,全面制定实施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一县一方案,一场一策”。以创建全国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省为抓手,整县制推进美丽生态牧场建设,到2020年创建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20个。在重点敏感区域实施围网拆除、网箱养殖标准化改造工程,积极推广人工配合饲料,加强养殖投入品管理。依法制订并发布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落实不同区域管控措施。出台水产养殖尾水污染排放标准,严格执法。(责任单位:省农业厅、省海洋与渔业局牵头,省环保厅参与)

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和美丽乡村创建。大力推进部省共建美丽中国示范区建设,开展“两山”理论实践示范区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创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形成先行先试的示范效应。树立精品意识,加强典型培育和动态管理,建立完善退出机制,确保生态示范创建的先进性和示范性。大力推进大花园建设,引导生态功能区县市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子。深化美丽乡村建设,科学修编县域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创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全面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连线成片。深入实施平原绿化美化行动,开展村庄道路和庭院绿化,推进平原绿化由“扩面”转向“提质”。到2017年,提前完成国家下达的新增环境综合整治建制村任务。(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省农办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林业厅等参与)

推荐文章
广告条C2
搜索 搜索 咨询 咨询 注册 注册
搜索 搜索 咨询 咨询 注册 注册 定制 定制 顶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