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环保研究网PC版PC版 全球环保研究网手机版手机版
免费服务热线:400-6556-258

全球环保研究网

城市轨道交通、水利两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征求意见稿)(2)

时间:2018-04-25 17:17来源:www.gepresearch.com 作者:生态环境部 点击:
【摘要】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征求意见稿)》、《水利建设项目(灌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征求意见稿)》,具体见附件

  附件2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本原则适用于地铁、轻轨、单轨交通、有轨电车交通、中低速磁浮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其他类型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可参照执行。

  第二条 项目符合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与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规划相协调,符合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及建设规划和规划环评要求。

  第三条 项目选址选线、施工布置未占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以及其他生态保护红线等环境敏感区中法律法规禁止占用的区域,与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要求相协调。

  第四条 对于高架、地面区段沿线噪声敏感目标声环境质量预测超标的,提出了优化线位及敷设方式和选用低噪声车辆、减振轨道、声屏障、干涉器、拆迁或功能置换等措施,仍不能满足功能区要求的,采取了隔声窗等辅助措施。对于车站风亭周边噪声敏感目标声环境质量预测超标的,提出了选用低噪声设备和优化风亭与冷却塔的位置、布局、结构形式及风井出口方向等措施;对于车辆基地、车辆段、停车场、变电站周围噪声敏感目标声环境质量预测超标的,提出了优化布局、选用低噪声设备、设置声屏障、拆迁或功能置换等措施。

  项目经过规划的居住、教育科研、医疗卫生、机关办公等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的,提出了规划调整及控制、预留声屏障等降噪措施实施的技术条件等噪声防治建议。

  对于邻近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噪声敏感目标的路段,提出了设置封闭围挡、优化施工布置及工艺、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等措施。

  采取上述措施后,噪声敏感目标声环境质量现状达标的,项目实施后仍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声环境质量现状不满足功能区要求的,项目实施后声环境质量达标或不恶化。车辆基地、车辆段、停车场、变电站等区域厂界环境噪声符合相应标准。

  第五条 对于住宅等敏感目标环境振动超标的,提出了优化线位和敷设方式、拆迁、功能置换、选用无缝钢轨、轨道减振等措施。对于地下穿越环境振动敏感目标的,提出了增加埋深、采用钢弹簧浮置板道床减振措施、采用非爆破或静音爆破施工法的要求。

  对文物保护单位造成振动影响的,提出了优化线位、增加埋深、减振防护等措施。

  项目经过规划的居住、教育科研、医疗卫生、机关办公等环境振动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的,提出了规划调整及控制等防治建议。

  采取上述措施后,住宅等敏感目标振动环境符合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引起的敏感建筑二次结构噪声符合相关标准,文物保护单位的振动影响符合古建筑防工业振动技术规范。

  第六条 项目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要湿地、重要水生生物三场及洄游通道等特殊和重要生态敏感区的,结合涉及保护目标的类型、保护对象及保护要求,提出了优化设计线位、工程形式、施工方案等措施。对古树名木、重点保护及珍稀濒危植物造成影响的,提出了避绕、工程防护、异地移栽等保护措施。

  对直接涉及与地下水有联系的生态敏感区的,根据地质条件,提出了合理选择隧道穿越的地质层位、加大或控制埋深、采用对水环境扰动小的施工工艺、加强地表生态保护目标观测等措施。

  项目施工组织方案具有环境合理性,对弃土(渣)场、施工场地等提出了防治水土流失和生态修复等措施。

  在采取上述措施后,生态影响得到了缓解和控制。

  第七条 项目涉及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或Ⅰ类、Ⅱ类敏感水体的,提出了优化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施工期废水废渣禁止排入、路面径流收集等措施。涉及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居民区等环境敏感目标的,提出了阻隔污染物扩散、控制水位下降等措施。

  对于车辆基地、车辆段、停车场、车站的生活污水、车辆清洗及维修废水等污(废)水,提出了收集、处置措施。

  在采取上述措施后,对水环境的不利影响能够得到缓解和控制,各项污染物达标排放。

  第八条 风亭和锅炉邻近居民区等环境敏感区的,提出了优化布局、规范使用、保持合理距离、改变排风口朝向、安装大气污染治理设施等措施。

  针对施工扬尘污染,提出了密闭堆存及运输、对出入车辆进行冲洗、洒水降尘等措施。

  在采取上述措施后,对环境空气的不利影响能够得到缓解和控制,各项污染物达标排放。

  第九条 主变电站选址合理,其边界和周围的环境敏感目标的电磁环境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第十条 对于施工期施工作业及运营期地铁车站、车辆基地产生的固体废物,提出了分类收集、贮存、运输、处理处置的相应措施。其中,工程穿越土壤受污染路段,提出了有效处置措施;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运输和处置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第十一条 对可能存在环境风险的项目,提出了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编制环境应急预案、与当地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有关单位建立应急联动机制等要求。

  第十二条 改、扩建项目在全面梳理与项目有关的现有工程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新带老”措施。

  第十三条 按相关导则及规定要求制定了噪声、振动、大气、水、生态和电磁环境等要素的环境监测计划,明确了监测网点、因子、频次等有关要求,提出了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根据监测评估结果优化环境保护措施的要求。根据需要和相关规定,提出了开展环境保护设计、科学研究、环境管理等要求。

  第十四条 对环境保护措施进行了深入论证,建设单位主体责任、投资估算、时间节点、预期效果明确,确保科学有效、安全可行、绿色协调。

  第十五条 按相关规定开展了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

  第十六条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规范,符合相关管理规定和环评技术标准要求。

推荐文章
广告条C2
搜索 搜索 咨询 咨询 注册 注册
搜索 搜索 咨询 咨询 注册 注册 定制 定制 顶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