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环评“放管服”再创新亮点——环评监管细化部门、市(县) 环评服务贯穿始终
11月16日,江西省印发江西省环评与排污许可监管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和2021 年度环评与排污许可监管工作方案。2021年起,江西将对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编制质量、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及发证登记质量、规划环评落实情况、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落实情况、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执行情况等进行监管。 这一监管行动“亮点”在于细化到部门、地市(县)。环评、执法、监测、督察等部门以“齐抓共管”的形式共同抓好环评与排污许可的省级监管工作。 2020年以来,江西省在全国率先开展环评编制规范性事后监管,开创环评机构实际控制人延伸监管“独家”模式。对省内业务量较大的70余家环评单位进行全覆盖抽查,23家存在规范性问题的单位被通报、失信记分;对疑似异常经营的环评单位的关联公司进行了延伸监管,对质量管理问题严重的环评单位、人员予以通报批评及失信记分处理,对环评文件弄虚作假的依法立案查处;对在赣从业的疑似异常经营环评机构进行排查,印发了《江西省重点监管环评机构名单(第一版)》,要求各级环评审批部门在受理、审批过程中做到规范性检查到位、编制质量检查到位、现场检查到位。 环评“放管服”严在“监管”,重在“服务”。 今年以来,江西省主动推动环评容缺审批、拓展环评审批正面清单、全力服务重大项目,做好“六稳” 落实“六保”,服务经济复苏有担当。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生态保护红线调整或不可避让论证不再是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进一步拓宽环评审批正面清单,生猪养殖环评实施告知承诺制,全省200多个“三类项目”环评应急服务得到保障,800多个项目实施了告知承诺制,约2000个项目豁免环评登记;主动对接重大项目,协助做好汇报沟通、优化论证、公众参与等工作,江铜创新倍增、双港枢纽等重大工程顺利推进,其他投资20亿以上的52个重大产业项目全部完成环评手续。 除此之外,江西省首创的看板调度、质量控制、一县一策等环评工作模式向全国推广,省市级“三线一单”正逐步发布实施和落地应用,重大项目“三本台账”环评审批服务机制建立完成。截至目前,全省共计发证登记7.4万家,全覆盖摸排总数达9.4万家,全覆盖质量控制贯穿工作始终。 |
相关文章
- 上海市排污许可证库(截止2018年12月31日)(472家企业)2019-01-18
- 天津排污许可证库(截至2019年1月4日)2019-01-21
-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管理权限的建设项目目录(2018年本)》2019-02-15
- 《上海市不纳入建设项目环评管理的项目类型(2019年版)》2019-02-27
- 山东公告:水处理行业企业应于9月底前取得排污许可证2019-06-18
- 《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2019-08-19
-
报告涵盖全球及中国锂电回收需求市场容量分析预测、供给竞争格局研究洞察、运营模式、价格及盈利能力、发展趋势及建议等,时间跨越2022-2023-2024-2025-2030年。[详细]

- [监测报告] 锂电池回收行业产业链布局分析报告(价值链版)
- [监测报告] 印度环卫车进口市场分析周报(2023.5)
- [监测报告] 2020-2022年中国环境检测行业主要企业市场份额
- [监测报告] 2022-2023年中国环境检测行业竞争格局
- [监测报告] 2022-2023年中国环境检测行业市场规模及占比
- [产业信息] 媒体感谢信-全球环保研究网-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