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环保研究网PC版PC版 全球环保研究网手机版手机版
免费服务热线:400-6556-258

全球环保研究网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6)

时间:2014-11-13 17:46来源:发展改革委 作者:信息发布 点击: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

 
第五章 实施试点示范工程
     第一节 深化低碳省区和城市试点
低碳省区试点。落实试点省区低碳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体制机制创新,率先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模式。2020年试点省区碳强度下降幅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积极利用“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开展低碳试点示范工作。
低碳城市试点。制定低碳发展路线图和时间表。加快建立以低碳为特征的城市工业、建筑、交通、能源体系,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开展低碳城(镇)试点,从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全过程探索产业低碳发展与城市低碳建设相融合的新模式,为全国新型城镇化和低碳发展提供有益经验。扎实推进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工作。
     专栏1  部分新建低碳城(镇)试点
广东深圳国际低碳城:以低碳服务业和低碳技术应用为重点,构建完整的低碳产业链,打造以智能交通、无线网络、智能电网、绿色建筑等基础设施为支撑的低碳发展示范区。建成低碳技术研发中心、低碳技术集成应用示范中心、低碳产业和人才集聚中心和低碳发展服务中心。
山东青岛中德生态园:以泛能网为平台,发展分布式能源和绿色建筑,加强可再生能源应用,大力发展绿色建材、绿色金融、高端制造业、职业教育等,打造具有可持续发展示范意义的生态低碳产业园区。
江苏镇江官塘低碳新城:通过强化园区低碳规划、优化园区产业链,发展商贸、物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抓好可再生能源、绿色建筑、碳汇、低冲击开发雨水收集处理、绿道慢行系统、智慧管理等六大工程建设,探索园区低碳化公共服务管理模式,打造新型示范城区。
云南昆明呈贡低碳新区:切实转变城市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都市型低碳农业,坚持产城融合和公交引导开发的建设理念,通过科学的城区低碳规划,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强可再生能源应用,大力发展低碳建筑,建设集湖光山色,融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于一体的环保型、园林化、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城市。
湖北武汉花山生态新城:重点发展软件研发、港口与保税物流、旅游与养生等低碳产业,建设花山生态艺术馆,加强光伏发电示范应用,新能源利用率超过15%,实现绿色建筑全覆盖,绿色交通出行率大于40%,中水回用率达40%,建成国际一流生态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区。
江苏无锡中瑞低碳生态城:按照可持续城市功能、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能源利用、可持续水资源利用、可持续固废处理、可持续绿色交通和可持续建筑设计等原则要求,重点建设低碳展示中心、垃圾收集系统、生态住宅小区等低碳项目,打造具有完全自我平衡开发建设运营能力、可示范、可推广的低碳生态示范区。
     第二节 开展低碳园区、商业和社区试点
低碳园区试点。深入开展低碳产业园区和低碳工业园区试点,高标准新建一批低碳产业示范园区。加强园区低碳规划,优化园区产业链和生产组织模式,建设园区低碳能源供应和利用、低碳物流、低碳建筑支撑体系,积极探索低碳产业园区管理模式,试点园区碳排放强度达到同类园区先进水平,新建园区达到领先水平。到2020年,建成150家左右低碳产业示范园区。制定低碳产业园区试点评价指标体系和建设规范。
低碳商业试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商店、宾馆、饭店、旅游景区等商业机构开展试点,通过加强节能、可再生能源等新技术应用,加强运营和供应链管理,显著降低试点商业机构二氧化碳排放。2020年前创建低碳商业试点1000个左右。
     专栏2  低碳商业试点
低碳商贸试点:开展低碳商场试点,在设计、建设、运营、物流和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坚持安全、环保、健康、低碳理念,加强低碳管理,通过在商场内采用高效节能照明、空调、冷柜等设备,设定各类用电设备开启和关闭时间,限制专柜单位面积用电量,禁止销售过度包装商品,鼓励销售低碳产品等措施,建立绿色低碳供应链,显著降低试点商场碳排放强度。开展低碳配送中心试点和低碳会展试点。
低碳宾馆试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宾馆开展低碳宾馆试点,在宾馆设计、建筑装饰、节约用水、能源管理、餐饮娱乐和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加强低碳管理和服务,显著降低试点宾馆碳排放强度。
低碳餐饮试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餐饮机构开展低碳餐饮试点,在餐饮机构设计、建设、运营等方面,使用环保建筑装修材料、节能空调、节能冰箱、节能灯具和节能灶具,拒绝或逐步减少一次性餐具,推广使用电子菜谱,引导顾客理性消费、适度消费。通过开展试点工作,显著降低试点餐饮机构碳排放强度。
低碳旅游试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景区开展低碳旅游试点,在景区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废弃物处理等方面践行低碳,鼓励景区照明使用太阳能、生物能等清洁能源,景区内交通使用电瓶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提倡游客入住舒适、便捷的经济型酒店,拒绝或逐步减少一次性餐具。通过开展试点工作,显著降低试点旅游景区碳排放强度。
低碳社区试点。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低碳社区试点。在社区规划设计、建筑材料选择、供暖供冷供电供热水系统、社区照明、社区交通、建筑施工等方面,实现绿色低碳化。推广绿色建筑,加快绿色建筑节能整装配套技术、室内外环境健康保障技术、绿色建造和施工关键技术和绿色建材成套应用技术研发应用,推广住宅产业化成套技术,鼓励建立高效节能、可再生能源利用最大化的社区能源、交通保障系统,积极利用地热、浅层地温能、工业余热为社区供暖供冷供热水,积极探索土地节约利用、水资源和本地资源综合利用,加强社区生态建设,建立社区节电节水、出行、垃圾分类等低碳行为规范,倡导建立社区二手生活用品交换市场,引导社区居民普遍接受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建立社区生活信息化管理系统。重点城市制订低碳社区建设规划,明确工作任务和实施方案。鼓励军队开展低碳营区试点。“十二五”末全国开展的低碳社区试点争取达到1000个左右。
     第三节 实施减碳示范工程
低碳产品推广工程。研究制定低碳产品推广目录,“十二五”时期优先推广低碳空调、冰箱和电视以及带有低碳标识的平板玻璃、通用硅酸盐水泥和电动机等产品。
高排放产品节约替代示范工程。实施水泥、钢铁、石灰、电石等高耗能、高排放产品替代工程。鼓励开发和使用高性能、低成本、低消耗的新型材料替代传统钢材,大力开展建筑材料替代。鼓励使用缓控释肥产品、有机肥等替代传统化肥。
工业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控排示范工程。在水泥、石灰、有色金属、钢铁、电石、己二酸、硝酸、含氢氯氟烃、输配电设备、家电等行业重点企业,加强原料替代,通过改进生产工艺,采用控排技术,减少工业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
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示范工程。在火电、化工、油气开采、水泥、钢铁等行业中实施碳捕集试验示范项目,在地质条件适合的地区,开展封存试验项目,实施二氧化碳捕集、驱油、封存一体化示范工程。积极探索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的途径、技术和方法。
     第四节 实施适应气候变化试点工程
城市气候灾害防治试点工程。开展内涝、高温、干旱等灾害的综合防治试点,评估气候变化对我国不同区域城市的影响,探索城市在气候变化条件下加强灾害监测预警、提高规划建设标准、保障生命线系统等方面的有效措施与做法。
海岸带综合管理和灾害防御试点工程。通过加强海岸带管理和生态保护,采取营造沿海防护林、加强沿海设施建设、水资源调配以淡压咸等针对性措施,保护和修复海岸带生态系统,提高沿海地区防御风暴潮灾害的能力,探索防治咸潮入侵和海水侵入地下含水层的有效方法。
草原退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通过加强草地资源与环境监测、水资源利用与管理,采取退牧还草、围栏封育、人工饲草基地建设、耐旱牧草与适应性牲畜品种推广等措施,综合治理退化草原,促进基于草畜平衡的草原畜牧业发展。
城市人群健康适应气候变化试点工程。编制和修订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卫生应急预案,建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人体健康监测预警网络,修订职业劳动防护标准,加强气候变化敏感行业的医疗救治能力建设;完善卫生设施配置,加强媒介传播疾病的监测、预警和防控,探索气候变化条件下保障人群健康的有效途径。
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试点工程。通过营造乡土树种混交林,加强森林抚育和低效林改造,调整林分结构,促进形成异龄、复层、混交林分,加强林业有害生物和森林火灾等森林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防控体系建设,提高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和抵御灾害能力。
湿地保护与恢复试点工程。在长江、黄河、太湖等重点领域、沿海地区、重要生态功能区选择典型湿地,开展湿地保护和恢复试点工程,恢复退化湿地,提高相应区域、流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推荐文章
广告条C2
搜索 搜索 咨询 咨询 注册 注册
搜索 搜索 咨询 咨询 注册 注册 定制 定制 顶部 顶部